武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2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861.3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140.7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3:43.9:52.8,调整为3.0:43.7:53.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831元,增长6.6%。
新经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智能制造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0%,生命健康、信息技术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7%和18.2%。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84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4%,下降0.1个百分点。
市场: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8.17万户,比上年增长24.4%,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8.0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42万户。
财政:全年财政总收入267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93亿元,增长11.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178.77亿元,增长14.3%。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8%。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0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万家,增长6.3%。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123亿元,增长5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55户,新增204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8.2%,外商港澳台企业增长1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5.6亿元,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2%;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2.5%。
建筑业: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76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6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02.38亿元,增长19.2%。完成民间投资4040.01亿元,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5.35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投资2508.70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5263.16亿元,增长11.2%。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86.34亿元,增长6.7%。其中,住宅开发投资1840.31亿元,增长6.6%;办公楼投资254.52亿元,增长33.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8.90亿元,增长21.6%。
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234.25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3.28万套,分别完成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2.39万户、4.49万户。
五、市场消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05.27亿元,增长10.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91.03亿元,增长10.8%。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930.98亿元,增长6.5%;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485.46亿元,增长1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27.73亿元,增长24.5%;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47.51亿元,增长37.3%;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30.09亿元,增长23.6%;家具类实现零售额44.71亿元,增长56.7%。
全市限上无店铺零售额5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2.9%,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对外经济:全年武汉地区进出口总额19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进口778.60亿元,增长17.0%;出口1157.60亿元,增长27.8%。出口国别和地区数205个。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39.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551人。对外直接投资额7.03亿美元。
招商引资: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实际利用外资96.47亿美元,增长13.2%。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家,累计达到256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1家。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货运量57271.17万吨,比上年增长14.6%;货物周转量3360.19亿吨公里,增长9.0%。客运量29950.30万人,增长2.7%;旅客周转量1244.75亿人公里,增长7.6%。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61万辆,比上年增加3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26万辆,增加27万辆;私人汽车中小汽车223万辆,增加27万辆。
全年地铁新开工5条,建成通车3条,在建13条。地铁运营总里程237公里,比上年增长30.6%。轨道交通客运量92683.2万人次,增长29.3%,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38.4%。
邮电通信: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6%;电信业务总量321.19亿元,增长78.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01.1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46.9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429.86万户,增长7.8%。
旅游:年末A级旅游景区39个,星级以上宾馆71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714万人次,增长11.3%,国内旅游收入2698.53亿元,增长12.2%。接待海外旅游者250万人次,增长11.1%,国际旅游收入16.93亿美元,增长11.7%。全年出入境人数207.4万人,增长51.5%。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449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303.2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499.8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23947.76亿元,比年初增加3192.89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426.19亿元。
年末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27家,新增民营银行1家。在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33家。上市公司70家,其中,境外18家,境内52家。
保险:年末全市保险公司75家,实现保险保费收入5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4.2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19.82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129.04亿元,增长5.0%。其中,财产险赔付62.15亿元,增长7.5%;人身险赔付66.89亿元,增长2.7%。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8万人,在校研究生12.7万人。全市共有84所普通高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27.4万人,在校生9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5所,招生2.7万人,在校生8.4万人。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67所,招生11.0万人,在校生31.6万人。小学601所,招生10.2万人,在校生53.5万人。幼儿园1391所,新增88所,在园幼儿30.2万人。
科技: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年举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活动32场,增长220%;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9场。全年新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3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82人。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新改创建谷274.22万平方米。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556项,就地转化总额427亿元。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827家,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含高新产品登记备案企业)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9479.64亿元,增长1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70.57亿元,增长13.3%。
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49726件和25528件,分别增长10.9%和11.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3243件和8444件,分别增长12.6%和29.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8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03.2亿元,增长19.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46.2万册,接待读者479.68万人次;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559.26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新排上演剧目13台,获国家奖6个。 卫生:年末共有卫生事业机构5700个,其中医院335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9.16万张,比上年末增加0.42万张;其中医院7.8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3万人,护师、护士5.13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77.35人/10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9.17%。 体育:年末共有体育场馆154个。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12场,其中大型国际赛事活动7场,比上年增加4场。全市运 动员共获得国际性比赛金牌8枚,获得全国性比赛金牌11枚。全年武汉地区体育彩票销售额32.31亿元,增长34.6%。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89.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7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87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0.04%,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53.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8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5.57‰,死亡率11.62‰,自然增长率3.96‰,净迁移率19.78‰。 居民生活: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42元,比上年增长9.2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05元,增长9.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7元,增长9.06%。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52元,比上年增长7.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46元,增长7.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12元,增长7.20%。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88.89万人、446.58万人、210.66万人、280.50万人和245.3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1万人、54.7万人、18.1万人、1.5万人和3.0万人。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人数为141.2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城乡整合后含原新农合人员)为469.42万人。全年社会保险新增扩面90.56万人。 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7.0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7.63万人。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84家,床位47217万张。新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65家,新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56家。 十二、节能降耗、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 节能降耗:全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5%。 公用事业:全年日供水能力544.89万立方米。供水总量14.21亿吨,比上年增长7.0%。自来水销售量11.69亿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5.98亿立方米。全年用电量519.37亿千瓦时,增长5.7%。其中,全行业用电422.24亿千瓦时,增长5.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7.13亿千瓦时,增长6.4%。 城市环境:全市排水干网9350公里。日均污水处理量256.4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0%。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90万吨,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6.98万吨,下降8.0%;氨氮排放量1.56万吨,下降2.8%;氮氧化物排放量10.7万吨,下降6.1%。 全市建设绿地面积860公顷(其中新增绿地面积659.35公顷),植树造林4.53万亩。森林覆盖率15.02%,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全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52微克/立方米和8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和5.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5天,增加18天。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核实数以当年《武汉统计年鉴》为准。 2、电信业务总量指标为2015年不变价数据。 3、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