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历时一年半,经过多部门的反复斟酌,最终形成了武汉生态保护修复的纲领性“顶层设计”。本次规划是如何制定的,背后有哪些故事?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解答。
该负责人介绍,武汉生态修复的总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滨水生态名城”。早在上世纪90年代,武汉的滨水资源就进入规划视野,此后编制的《武汉湖泊保护总体规划》《武汉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大江大湖是武汉最优质的资源禀赋,依此打造的武汉江滩、东湖绿道、后官湖绿道等已成为城市最为亮眼的名片,在今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生态资源的修复保护并不是单纯追求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天然”状态,建得再好的地方封闭管理,或是仅被少数人占有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保护修复利用统筹考虑,让更多市民亲近到自然中,感受更多家门口的绿意,以此重构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过去的生态修复更多是单打独斗的“抢救式”修复,待受损生态资源“脱离危险期”后缺乏长远性、系统性安排,有些项目仅仅只是做到了“看起来不错”。规划师得做“全科医生”,而非“专科医生”,不仅要为生态修复制定“手术方案”,还要考虑修复后的利用问题,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这也是本次武汉生态修复规划试图解决的问题。
本次规划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重点研究人对生态空间的需求,加强对生态要素修复后利用方式的指引,让生态资源成为市民平等享受的绿色福祉;立足区域视角,河流山脉不会因行政区域的划分而割裂,需要从武汉都市圈尺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引导跨行政区生态要素协同共治,为下阶段编制武汉都市圈生态修复规划奠定良好基础;遵循生态逻辑,按照“要素—结构—功能”的生态系统运行逻辑全面诊断城市生态问题,并将生态系统特征作为确定生态修复分区及单元的依据;探索技术创新,运用生态大数据和最新研究分析手段,包括遥感影像解译、景观格局分析、模型模拟武汉市生境质量变化、机器学习物种栖息特征、景观介面扩散阻力模拟等,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怎样才是好的生态?我想到前几日走在江滩时,看到‘知音号’复航,5艘长江游轮满客待发,人们在江滩踢足球、放风筝,嬉戏玩耍,江滩公园正是武汉早期将滨江优势转化为市民尽享的生态产品的成功例证。”该负责人称,待到今年春暖花开时,还请市民到江夏灵山、汉阳龙阳湖、东西湖樱花溪,这些近些年修复利用的好山好水中看看,感受武汉生态的新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