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唯一女渣土车司机陈连菊: 四年三十万公里零违章
发布日期: 2021-12-16 16:41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拉开车门,双手分别握紧两侧的扶手,抬腿连迈三级踏板,闪身坐上离地两米高的渣土车驾驶座。身高1米63的陈连菊,4秒钟内完成这个登车动作。
40岁的陈连菊,是湖北乐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车队一名司机,也是武汉8000多名渣土车司机中的唯一女性。开渣土车4年多,行程近30万公里,陈连菊一直保持零违章的纪录。
“看咧,一分都没有扣过”
12月9日23时,汉口工农兵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工地。装满一车渣土,陈连菊拧动钥匙打火,按下红棕色遥控器按键,车顶篷布缓缓落下,盖住满车渣土。这是她当天晚上的第二趟行程。
陈连菊将车开到清洗槽,自动冲洗机为车身“洗澡”。车身清洗完毕,陈连菊踩着踏板一跃而下,绕车一周查看顶篷布和车身情况,“车就像脸面,一定要清清爽爽上路”。
车辆驶入三环线,渣土车、砂石车渐渐多起来。不断被超车,陈连菊却不急,始终把车速控制在60公里以内。陈连菊说:“晚上视线不好,盲点也多,我这个速度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也得滑行100多米。”
在一些空旷路口等红灯时,记者看到,偶尔有渣土车带着速度,绝尘而去。“渣土车事故主要原因就是车速太快和闯红灯。”陈连菊说,“开快车是可以多赚钱,但这是在赌命。”
陈连菊说,她坚持不违章,是因为经历过一起事故。2017年冬天的一个凌晨,陈连菊开渣土车行驶在汉施公路。突然,前方一辆面包车不打转向灯,从左侧包头超车。陈连菊下意识急刹车,并向右打方向盘。车冲进路边花坛,撞断一棵碗口粗的树,挡风玻璃和砂石散落一地,“我当时都吓哭了”,好在面包车没事。
“当时我的车速不到60公里,要不然,面包车很可能车毁人亡。”陈连菊说,后来交警查明,面包车司机酒驾上路。“这是她进车队4年多来唯一一次交通事故。”湖北乐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车队队长彭再良说,陈连菊开车稳,“她把渣土车当小车在开”。
次日凌晨0时32分,车辆进入孝感伦河附近的消纳场。卸完渣土,陈连菊操起水枪对着渣土车一阵喷,冲洗完毕,又挥起洗车刷,上下左右刷洗车身、车轮。一轮明月虽弯勾般挂在夜空,但气温已降至2℃。呼出的空气变成缕缕“白烟”,陈连菊搓搓通红的双手,上车返程。天亮前,陈连菊还要在这段路上跑两个来回。
陈连菊的驾驶座旁,摆着一只紫色水杯和一些糖果。“糖是老公给我准备的。”陈连菊说,开车最怕犯困,“含颗糖,嘴巴一直动着,可以时刻保持清醒”。
一个来回下来,记者发现,陈连菊没有碰过那只水杯。“出车上厕所不方便。”每次出车,陈连菊都尽量不喝水。“如果实在干了,我也只喝白开水,喝茶睡不好,会影响第二天开车。”陈连菊说。陈连菊开车时从不听歌,“这样就听不到车外的声音”。
湖北乐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说,陈连菊进公司4年,没有发生一起违章,公司每年都给她发“安全奖”。“每次开会,交管部门都会拿她当先进典型,我也脸上有光。”
武汉市施工渣土砂石运输行业协会会长左文明说,全市渣土车司机中,像陈连菊这样有着四年以上驾龄、保持零违章记录的,不到5%。陈莲菊的遵章守纪也在带动其他驾驶员,她所在的公司连续3年获评全市“红榜”渣土运输企业。
陈连菊打开手机里的“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把几年的驾照积分给记者看:“看咧,一分都没有扣过!”
“看到泥巴堆变成地铁站,差点掉了眼泪”
12月13日19时45分,中一路地铁站工地,陈连菊把车停在路边排队等待装土。队长彭再良说,这个工地要出土60万立方米,按一车装载12立方米计算,差不多5万辆车次才能运完。
“城市建设离不开渣土车。”陈连菊说,因为渣土车的夜夜奔波,城市发展才会日新月异。
“想到这也是在为城市做贡献,我有时感觉很自豪。”陈连菊提到了地铁21号线的建设中,这是武汉第一条通往新城区的地铁。陈连菊说,地铁21号线一共有16座车站,她和同事参与了其中一半车站的渣土运输任务。
陈连菊记得,在建设幸福湾地铁站时,每次进入工地,都要穿深筒雨靴,泥巴裹满裤腿,一车车带着泥浆的渣土被他们运出,一车车渣土又被他们拖回来回填。
2017年12月26日,地铁21号线开通。开通的头一个月,地铁建设者可以免费乘车。对此,陈连菊颇引以为豪:“我那天去也不是因为免费,而是想去看看我曾经出过力的工地。”
透过飞驰列车的车窗,看到一座座美丽车站,陈连菊心情激动,“看到泥巴堆变成地铁站,差点掉了眼泪”。
陈连菊说,每次带5岁女儿来汉口乘坐这条地铁时,她都会给女儿讲她运渣土的故事。
“我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谈不上精彩。”陈连菊说,有时休息,她也会去街上逛逛。前不久,她路过台北路与建设大道口的万象城项目工地,心生感慨:“两年时间,变化真大!”两年前,她曾在这里运过渣土,前后200多个夜晚,如今大楼都封顶了。
湖北乐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车队总监秦国彦说,渣土车运输是工地建设第一步,道路、楼房、桥梁建设,都离不开渣土运输。
“城市因人而生动,尤其因它的建设者而生动。”武汉市施工渣土砂石运输行业协会会长左文明说,渣土运输从业者同样是城市建设的功臣。
“我希望他们好好读书,以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
陈连菊来自新洲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也开过面包车和出租车。
陈连菊说,2017年5月,在地铁21号线建设工地开挖掘机的弟弟找到她说:“公司需要车辆运渣土,愿不愿意干?”和老公商量后,陈连菊决定贷款买渣土车,咬牙将家里攒下的10万元付了首付,每月还1万多元贷款。
陈连菊说,因为孩子小,她起初没想过自己开车,请了一个师傅,后来发现“油耗太高了,赚不到多少钱”。为尽快还清贷款,陈连菊跟丈夫商量,把几个月大的女儿丢给婆婆,自己亲自上。每天晚上8点出车,次日凌晨5点收工,陈连菊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昼伏夜出作息。
“做我们这行,除了雨天和禁运外,基本上常年无休。”陈连菊说,为了方便工作,她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租了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下班睡个觉。每天凌晨5点钟下班后,陈连菊回到出租屋给自己下点面条,然后歇息,睡到下午3点钟,开始新的一天工作。
“我这次快两周没回家了。”陈连菊说,大儿子17岁,在上高中。她放心不下的是5岁的小女儿,“今年陪在她身边睡觉的时间,可能还不到1个月”。陈连菊说,丈夫在新洲做油漆工,离家近照顾孩子多些。陈连菊的丈夫孙小华说:“连菊很不容易,她开车的时候,我和孩子都不会给她打电话、发信息,以免她分心。”让陈连菊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还不错,儿子成绩稳定在班上前10名,女儿经常被幼儿园老师夸奖聪明。“我是一个合格的司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陈连菊说,她希望通过努力工作,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去年夏天,儿子主动提出跟陈连菊一起“体验生活”。陈连菊说,一趟车跟下来,被颠得晕头转向的儿子体会到母亲的辛苦。“相比坐在渣土车里的妈妈,我每天坐在教室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儿子的这番感悟让陈连菊感到欣慰,“我希望他们好好读书,以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
文/记者陈永权 图/记者刘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